拒不申报财产 企业主被拘留
|
||||
|
||||
鄞州一名企业主成为被执行人后,财产快速“蒸发”,让人起疑的是,其大学刚毕业的儿子名下却有1家公司、2辆汽车。法官屡次让其如实申报财产,他每次都玩“失踪”。因拒不申报财产,该企业主被鄞州法院处以司法拘留15日。据悉,这是今年4月1日新民事诉讼法生效后,我市法院首次据此作出司法拘留。
数次和法官玩失踪 鄞州人詹某以做导游起家,生意来往中他认识了朱女士。去年1月,詹某办起了一家服饰公司(现已停止经营),为此向朱女士借款18万余元,并出具了借条。这笔钱,詹某一直没还。同年6月,为了还钱的事,朱女士向法院起诉了詹某,官司打到后来,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,詹某同意在去年9月底前归还借款18万余元,如未按约归还,则另行赔偿朱女士利息损失1万元。可是签下调解协议后,詹某没有履行。 去年12月,朱女士向鄞州法院申请执行。立案后,执行法官依法向詹某发出执行通知书和财产申报书,但遭到退信,詹某也下落不明。今年3月,执行法官找到了詹某,责令其15日内如实申报财产,他表示答应,可一转身,他再次跟法官玩起了“失踪”。 儿子名下财产不菲 今年4月,朱女士偶然发现詹某在其儿子的公司里,便向法官举报。执行法官很快控制了詹某。可是詹某仍然拒绝申报任何财产,也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。法官通过前期调查发现,詹某原来开办的服饰公司的一些机器设备不翼而飞,而詹某的儿子刚从大学毕业不到半年,名下却有1家公司、2辆轿车。詹某称“机器设备都被用于还债了”,但对债务发生的来龙去脉又交代不清。对此情节,法院根据新民诉法有关“财产申报”制度对其作出了司法拘留15日的决定。 法官说,詹某还因开办公司与朱女士发生了一起出资纠纷案,现判决已经生效并进入了执行程序。在对詹某采取拘留措施后,如其还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,司法机关将进一步核实其“恶意转移财产”的情况,视情节可能以拒不履行判决罪将他移送侦查。 -法条链接 今年4月1日生效的新的民事诉讼法规定,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,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,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,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、有关单位的主要责任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、拘留。 |
||||
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